| 自动化
课程名称: 基本电路实验
课程代码: EI203
学 分 / 学 时: 2 / 32
先修课程: 大学物理、基本电路理论
适用专业: 电子电气信息类专业
后续课程: 模拟电子技术、电子技术实验、信号与系统等
开课单位: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
课程性质:电气信息类各专业基础实践课程。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学生通过本大纲所规定的实践教学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将电路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等相结合,掌握基本实验技能和计算分析技能,并会使用计算机辅助分析仿真软件,培养正确严谨的科学研究作风和研究方法,拓展自主实践、主动创新的意识,为后续课程学习、以及实践和科研工作打好基础。最终让学生具有分析和解决电路与电子技术的基本能力(毕业要求2.4);具有电子电路实验设计、安装、调试、实验操作的基本能力,并能够合理地分析实验结果(毕业要求3.2)。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实验项目的设置及学时分配如下:
内容模块 |
序号 |
实验项目 |
学时 |
备注 |
基本实验(16个) |
1 |
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 |
2 |
课内/基础 |
2 |
运算放大器和受控电源 |
2 |
课内/基础 |
|
3 |
叠加定理和戴维宁定理 |
2 |
课内/基础 |
|
4 |
特勒根定理与互易定理 |
2 |
课内/基础 |
|
5 |
一阶电路的响应 |
2 |
课内/基础 |
|
6 |
二阶电路的响应 |
2 |
课内/基础 |
|
7 |
交流参数的测量 |
2 |
课内/基础 |
|
8 |
提高感性负载的功率因数 |
2 |
课内/基础 |
|
9 |
RLC串并联谐振 |
2 |
课内/基础 |
|
10 |
三相电路的电压与电流测量 |
2 |
课内/基础 |
|
11 |
三相电路的功率测量 |
2 |
课内/基础 |
|
12 |
变压器参数的测量 |
2 |
课内/基础 |
|
13 |
电路的频率特性 |
2 |
课内/基础 |
|
14 |
二端口电路的等效参数和联接 |
2 |
课内/基础 |
|
15 |
负阻抗变换器 |
2 |
课内/设计 |
|
16 |
回转器 |
2 |
课内/设计 |
|
Multisim电路仿真 |
1 |
直流电路分析 |
2 |
课外/仿真 |
2 |
RLC串联电路的动态响应分析 |
2 |
课外/仿真 |
|
3 |
RC电路的频率特性 |
2 |
课外/仿真 |
|
4 |
运算放大器应用电路仿真 |
2 |
课外/仿真 |
|
MATLAB电路辅助分析 |
1 |
节点电压法和改进节点电压法 |
2 |
课外/仿真 |
2 |
正弦稳态分析中的节点电压法 |
2 |
课外/仿真 |
|
3 |
网孔电流法和回路电流法 |
2 |
课外/仿真 |
|
4 |
电路的瞬态分析和状态变量法 |
2 |
课外/仿真 |
|
5 |
拉氏变换和网络函数 |
2 |
课外/仿真 |
|
研究与实践 |
1 |
简易电容降压式电源 |
2 |
课内/研究 |
2 |
自动定时汽车闪光灯 |
2 |
课内/研究 |
|
3 |
高精度电压表、电流表和电阻表制作 |
2 |
课内/研究 |
|
4 |
数字-模拟转换器(DAC) |
2 |
课内/研究 |
|
5 |
温度测量与显示电路 |
2 |
课内/研究 |
|
6 |
温度控制与报警电路 |
2 |
课内/研究 |
|
7 |
波形发生器 |
2 |
课内/研究 |
|
8 |
滤波器 |
2 |
课内/研究 |
|
9 |
音响音量调节器 |
2 |
课内/研究 |
|
10 |
音响音调调节器 |
2 |
课内/研究 |
|
11 |
音响功率放大器 |
2 |
课内/研究 |
|
系统设计与综合 |
1 |
综合温度测量与控制系统 |
2 |
课内/综合 |
2 |
简易电池电压监视与充电控制系统 |
2 |
课内/综合 |
|
3 |
波形产生与处理系统 |
2 |
课内/综合 |
|
4 |
简易音响系统 |
2 |
课内/综合 |
|
考试 |
2 |
课内 |
三、教学方法
本课程以课堂实践教学为主,结合上课讲解、实验操作、自学、研究与实践、实验报告及测验等教学手段和形式完成课程教学任务。
在课堂的实践教学中,通过讲解、提问、讨论、演示等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学生明确实验任务和实验要求,掌握本实验的重点和注意事项等。
通过实验操作,学会使用常用仪器仪表,如万用表、电流表、电压表、功率表、示波器、稳压电源、电子毫伏表等;学会常用电量的测试,如电流、电压、电阻、电容、电感元件参数测试;通过本课程能正确布局和连接实际电路,观察现象,读取数据,分析和判断能力。
通过自学,学会用MATLAB、MultiSIM等软件辅助分析电路的基本方法,强调电路理论的工程应用背景以及计算机辅助技术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
通过完成研究与实践实验项目,通过工程性、功能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实践研究与系统设计等实践环节,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自主学习、自主动手和独立解决工程问题的研究能力和创新的意识。
通过实验报告和实验测试,树立严肃认真的科学作风、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工程观点、培养科学思维能力、分析计算能力、实验研究能力、应用设计能力、现代化工具使用能力和科学归纳能力等。
在电路实验中必须注意安全,不发生安全事故,特别是重大安全事故。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还应该发扬科学的发展观,以人为本,因材施教。
四、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
最终成绩由平时实验成绩和测验成绩等组合而成。
各部分所占比例如下:
平时实验成绩:40%。
主要包括: (1)预习情况 5%
(2)实验操作情况 30%
(3)实验报告 5%
实验测验成绩:60%。
考核形式:一人一组,闭卷考试,在试题库中抽样选择考试试题,考试延时者酌情扣分;
评分标准:各类考题有不同评分标准,以实验操作为主,主要包括:
(1)画图、选仪表、列数据表格、公式计算等书面得分
(2)接线、实验操作得分
(3)实验报告、结论分析得分
备注:凡请假缺1/3实验者,不得参加考试,不及格者参加下学期开学后第三周补考,补考成绩一律为及格和不及格二类。
五、教材及参考书目
课程教材:
[1] 张峰,吴月梅,李丹. 电路实验教程.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参考书目:
[1] 陈洪亮,张峰,田社平. 电路基础.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 韦思健. 电脑辅助电路设计-MultiSIM2001电路实验与分析测量.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2.
[3] 陈洪亮等. 电路基础教学指导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4] 陈洪亮等. 电路基础试题集解与考研指南.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课程组教师名单: 许巧燕
大纲执笔: 许巧燕